老乘警最后一班岗:守护开往边城的列车安全******
覃业民在南宁站引导旅客有序上车。 蒋雪林 摄
(新春走基层)老乘警最后一班岗:守护开往边城的列车安全
中新网南宁1月11日电(胡宏蒋雪林)K9303次是广西南宁开往边城靖西的公益性列车,覃业民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的民警,他已经守护这趟列车8年,1月10日即将退休的覃业民将迎来他从警以来的最后一班岗。
覃业民(中)在检查消防设施。 蒋雪林 摄
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的广西靖西市与越南接壤,因风景秀美有着山水“小桂林”的美誉。过去由于交通不便,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。2016年1月南宁至靖西的K9303次列车开通,列车正常编组仅有6节车厢,全程283公里,运行3小时50分,停靠4个站点,正常票价仅需43.5元,最低票价仅9元,是游客们前往靖西、德保及沿线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。
覃业民在列车上和一名小朋友交流。 蒋雪林 摄
“由于这趟车来往于广西南宁和边城靖西之间,经常有越南的旅客乘坐。我们服务外籍旅客,要细致,要让外籍旅客感到舒适安全。”覃业民说,要服务好外籍旅客,就要了解每位外籍乘客的目的地,到站要提醒外籍乘客下车。
覃业民在查看一名外籍旅客的护照。 蒋雪林 摄
自列车开通运营以来,覃业民便是这趟列车的乘警。虽然列车开通时间不长,但是覃业民却是个经验丰富的老乘警,在他38年的从警生涯中有着近30年的值乘经验,先后值乘过南宁开往北京、成都等城市的多趟重点列车。“可以说,我的青春是在列车上度过的”覃业民说。
在广西靖西站,驻站民警黄中驮(左)向覃业民献花。 蒋雪林摄
列车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,形形色色的旅客在车厢内演绎着人生百态。30年间,覃业民值乘过许多列车,其中K9303的条件却是最为特殊的。由于列车票价亲民且直通边境,旅客客流受旅游淡旺季、务工返乡、学生放假等多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,而且旅客的人员成分相对复杂,对覃业民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“只要上车精神时刻都是紧绷的”覃业民说。
覃业民手捧献花与列车合影留念。 蒋雪林 摄
值乘列车以来,覃业民办过许许多多的大小案件,有找回拿错行李的小事,也曾帮助旅客找回丢失的小孩,查获过数千克的毒品大案。
覃业民在办理退乘手续。 蒋雪林 摄
“这么些年,我最大的收获是工作被旅客肯定。”据覃业民回忆,前些年的一个春运,有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和很多行李坐车,当时人特别多,车厢里非常拥挤,夫妻两个人为了方便下车分别站在车厢的两头,双方都以为小孩在对方身边,直到下了火车两人碰面才发现小孩不见了。在车上的覃业民接到报警后立即在车厢内寻找,最后发现列车进站时小孩被锁在厕所里。当把孩子送到父母身边时,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让覃业民至今记忆犹新。
支队领导向覃业民赠送象征着“一身警服、一生荣耀”的警礼服照片。 蒋雪林 摄
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,也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乘警覃业民从警30多年的最后一班岗。覃业民的青春年华都奉献在南来北往的列车上,守护成千上万旅客的旅途平安。当天下午5时,从靖西返回的列车安全停靠南宁车站,覃业民顺利完成值乘任务,也给自己的警察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覃业民帮旅客将行李放到行李架上。 蒋雪林 摄
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在车站为覃业民进行了简单的庆祝仪式,退乘后支队领导向他赠送了象征着“一身警服、一生荣耀”的警礼服照片,并为他多年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。(完)
台湾奶茶店店主:春节不打烊 续一杯“台湾味”******
(新春见闻)台湾奶茶店店主:春节不打烊 续一杯“台湾味”
中新社成都1月19日电 题:台湾奶茶店店主:春节不打烊 续一杯“台湾味”
中新社记者 王鹏
腊月二十八一大早,台湾青年陈韵如来到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奶茶店,开始准备一天的食材。“今年春节我们不关店,就是要趁这段时间增加曝光。”制作茶冻的间隙,她向记者解释不回台过年的缘由。
今年31岁的陈韵如大学毕业后就来大陆闯荡,先后去过厦门、泉州、深圳、广州、桂林、南宁等多个城市。2019年,她看准大陆西南的发展机会,来成都创业。
“台湾青年要在大陆扎根,先要深度了解一个地方。”笑称“在社会上呛过水”的陈韵如,有着自己的“生意经”。她来成都后首站到访成都市规划馆,了解发展方向,“这是大陆很特别的一个地方,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规划馆”。
作为世界美食之都,成都很重视餐饮服务业发展。看到这一点并考察市场后,陈韵如入驻亚台青(成都)海峡青年创业园,开创了台湾奶茶品牌“紫气茶来”。借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,她还将奶茶店开到了重庆。
进入奶茶行业,陈韵如有自己的底气——台湾奶茶行业发达,自己家在新北经营一家茶园。她将四川元素与台湾奶茶融合,原材料来自台湾,制作纯正的台湾风味手工奶茶,让成都人感受台湾饮食文化。
“他们的奶茶真的跟其他店不一样,在成都能喝到纯正的台湾味道,很开心。”捧着一杯“熊猫duai duai奶茶”,成都市民肖雨说,虽没去过台湾,但有机会一定会去,“到台北夜市尝小吃喝奶茶”。
记者注意到,许多来奶茶店的顾客,都会被这款“熊猫duai duai奶茶”吸引。陈韵如特意解释,“duai”是台湾发音,意为“Q弹”,这款奶茶将黑色茶冻做成大熊猫的模样,配上白色牛奶,“口感丰富,又有趣味”。
近年实体餐饮因新冠疫情受到冲击,陈韵如无奈关闭了重庆的店面,立足成都本地,在坚持中“活了下来”。自2022年12月大陆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后,生意越来越好。于是她决定,今年春节不回台湾与家人团聚,利用假期进一步推广品牌。
“台湾有句老话叫‘戏棚下站得久了就有你的位置’,意思是哪怕暂时没位置,但是你站久了,坐在你前面的人总会离开,就会轮到你。”陈韵如说,疫情期间,自己与合作伙伴一起磨合,积累经验,目标就是要“扎根坚持住”。
“虽然过去几年因为疫情没有赚很多钱,但我们能‘活’下来,就是最大的收获。”陈韵如坦言,能坚持下来并非靠一个人的努力,而是靠各方实实在在的帮助,“我们在创业园的办公室只用交水电费、物业费,申办营业执照也有绿色通道,省了不少力”。
在成都开奶茶店这几年,每次回台湾,陈韵如都会向亲朋好友介绍大陆的真实情况。“通过我的奶茶生意,让大家了解真实的大陆。”在她看来,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有想法的台湾年轻人,去找到真正适合发展的市场。
离兔年春节仅剩两天,随着周边饮品店进入“放假模式”,陈韵如的奶茶店生意越来越好,她也越来越忙碌。她开玩笑说,“地球不爆炸,我们不放假,要让更多成都人在春节喝到台湾奶茶。”
“新年我要先把成都的生意‘稳起’,未来也一定会再回重庆。”陈韵如说,兔年她还有新计划,“将农产品跟餐饮结合,把我们的产品带到乡村,利用乡村振兴的机会,做一个农民参与的创业项目”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